近期,深圳市社会保险基金管理局发布了多项社保政策调整,涉及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受关注的是缴费基数的上下限调整,2023年深圳社保缴费基数上限调整为本市上年度全口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的300%,下限则按60%执行。这一变化直接影响到企业和个人的缴费金额,尤其是高收入群体和灵活就业人员。
深圳市在养老保险方面也有新举措。自2023年起,基础养老金计发比例有所提高,同时新增了高龄津贴政策,对年满80周岁及以上的退休人员,每月额外发放一定金额的补贴。此外,异地养老的深圳参保人,现在可以通过“粤省事”小程序直接办理养老金资格认证,大大简化了流程。
在医疗保险方面,深圳将部分罕见病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并提高了门诊特定病种的报销比例。参保人在市外就医时,备案手续也进一步简化,通过线上平台即可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值得注意的是,医保个人账户的使用范围也有所扩展,现在可以用于支付家庭成员的基本医疗费用。
为稳定就业市场,深圳继续实施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政策。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一定比例返还,中小微企业的返还比例最高可达90%。同时,失业人员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还可享受免费的职业技能培训,帮助其尽快重返职场。
针对灵活就业人员,深圳社保推出了更加便捷的参保方式。现在,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等新业态从业人员可以通过“深圳社保”微信公众号直接办理参保登记,无需再跑线下窗口。缴费方式也更为灵活,支持按月、按季或按年缴纳,充分考虑了灵活就业者的收入特点。